50 年研究發現,個性並非一成不變

50 年研究發現,個性並非一成不變

俗話說 3 歲看大、7 歲看老,意指人格特質早在幼年階段就定型,但其實我們的人格特質並非完全不變。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的個性都會在稱為成熟原理下變得更好,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適應一生各種社會期待後的結果。

2018 年刊登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研究說明,從 1960 年開始,心理學家調查超過 44 萬名高中生,學生需回答從情緒狀況反應到完成工作效率等問題。50 年後研究人員追蹤其中 1,952 名受訪者並進行相同調查,結果發現 60 多歲時,受訪者衡量鎮靜、自信、領導能力和社交敏感性等問題得分,比青少年時高得多。

Live Science 訪問研究作者之一、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心理學家 Brent Roberts 表示,人格是一種發展現象,不是一成不變,但短期看來可能無法察覺變化。根據長時間研究,個性短時間內會穩定不變。

2000 年發表於《心理學公報》的研究,研究人員分析 152 項關於人格的縱向研究結果,參與者年齡從兒童到 70 餘歲,研究人員測量參與者的五大人格特質,包括性格外向、樂於助人、認真負責、開放經驗和神經質,結果發現,個人在人格特質水準,在生命每十年會趨向一致。 

這種一致性模式始於 3 歲左右,甚至更早。報導指出,心理學家不會使用人格特質測驗來研究兒童,而是著眼於氣質,即人對世界的反應強度。我們以獨特的氣質進入世界,研究發現小時候的氣質與成年人的人格特質相對應,如我們隨和還是容易發脾氣,渴望或更不願與陌生人交往。

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Brent Donnellan 表示,3 歲的害羞孩子行為,與 20 歲有很大不同,但有個潛在核心。他們認為,早期氣質似乎會影響以後的生活經驗,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的性格仍在變化,只是很緩慢。這種微妙變化不會在 5~10 年內注意到,但從長遠來看就會很明顯。

類似的縱向研究再次發現相似的結果。這些研究告訴我們,隨著時間流逝,個性往往會變得更好,心理學家稱之為成熟原理,人們年紀愈大,會變得更外向、情緒穩定、樂於接受和盡責。有些人的變化可能比其他人小,但總體來說,成熟度原則適用每個人。

心理學家認為成熟原理的變化不是因為生命重大事件改變我們,而是各種社會期待讓我們像穿上鞋子,適應上大學、進入職場、成立家庭各方面的隱性規則,最終成為更成熟的人。這項研究告訴我們,不必期望瞬間改變一個人的個性,但也不必放棄,因為性格仍會改變,且長時間來看傾向是變得更好。

(首圖來源:Flickr/Franck Michel CC BY 2.0)

Posted in Life,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原來是真的!美研究:戴口罩的人更具有吸引力

美國研究發現戴口罩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人人戴口罩的現在,這可能是一項好消息。(法新社)美國研究發現戴口罩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人人戴口罩的現在,這可能是一項好消息。(法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268800

不少人也許都聽過戴口罩會變正、變帥的說法,原來這真的有科學根據,美國天普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共同研究發現,戴口罩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人人戴口罩的現在,這可能是一項好消息!

《福斯新聞》報導,研究人員找來500名參與者,對60張不同種族的男女臉孔進行排名,首先是在臉孔不戴口罩的狀況下打出不吸引人、普通、吸引人等評分,接著再以修圖方式將手術口罩加上去,結果發現臉孔的吸引力排名不分男女都顯著提高。

研究人員表示,臉龐的對稱與和諧,是影響吸引力的關鍵因素,假如鼻子、嘴唇、下巴等等具有不和諧特徵,那麼臉部的吸引力排名就會偏低,一旦這些特徵被遮住時,臉龐看起來就會更好看。

Posted in Life, Lov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密閉空間易加劇情緒/專家建議先閉嘴 下車再吵

2人爭吵前,先生在臉書po文提醒自己忍耐,不料還是吵架。(記者顏宏駿翻攝)2人爭吵前,先生在臉書po文提醒自己忍耐,不料還是吵架。(記者顏宏駿翻攝)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394507

私立大葉大學專長「婚姻及情緒管理」課程的助理教授黃丰姿說,車子是密閉空間,沒有其它的干擾,會加劇雙方的情緒,一旦失控,駕駛就會做出「難以挽回」的憾事。 她建議夫妻雙方在車內情緒正起時,一定要有1個人「先閉嘴」,停車或下車,保證所有人都安全再「談判」。

黃丰姿表示,車子的空間很微妙,它不像辦公室、家裡有其它事務的牽絆,因為車內是1對1,情緒衝突可能像「火山爆發」;其次,這個空間有1個「掌控者(駕駛者)」,當車子的掌控者無法「控制局面」,他就可能作出「玉石俱焚」的傻事。

黃丰姿建議,夫妻雙方在談判時,千萬不要選擇車內,更危險的是車內還有孩子,如果意識到「這場談判即將破裂」,一定要有人踩煞車(閉嘴),先讓雙方情緒緩和。她強調,這種談判破裂,不一定駕駛作傻事,坐在副駕駛座的人也可能做傻事,如強勢干擾車子行進,突然伸手握方向盤,又或動離合器、手煞車,甚至車門一開,造成不幸。

Posted in Lif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為什麼聊天總忍不住要翹腳?翹二郎腿真的會讓人骨盆歪斜、椎間盤突出嗎?

翹二郎腿很傷脊椎,還會導致骨盆歪斜和椎間盤突出,這是真的或是聳人聽聞?若傷害這麼大,為什麼人總是克制不了翹腳的衝動?甚至沒翹腳就會不知如何聊天,渾身不自在?以下將從心理學至醫學角度依序解開以上謎題。

為什麼聊天總忍不住要翹腳?翹二郎腿真的會讓人骨盆歪斜、椎間盤突出嗎?

總是忍不住翹腳?小動作揭社交秘密

心理學與腦科學教授蘇珊‧懷特柏内(Susan Whitbourne)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當我們處於不安、焦慮時,通常會反射性地將一腳跨放至另一腳上。當上方腳的方向背離對方時,這個姿勢會使身體與外在環境形成一個屏障,將自己保護著,表示正陷入不安的情緒中,而這樣的反射動作是出自於本能1

除要保護自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探員,同時也是非言語溝通的專家喬‧納瓦羅(Joe Navarro),在他的書中《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中譯:《FBI教你讀心術》)更分析如何從翹腳方向判斷對話進行是否順利。

回想一下,當談話氣氛尷尬或緊繃時,是否下意識開始翹腳,且通常是遠離對方的翹腳方式,這動作便洩漏想要逃跑的渴望;相反地,當上方腳的方向朝向對方,且身體略傾向他,通常顯示雙方談話是愉快、融洽的2

納瓦羅更透露,利用模仿,即和對方做相同的動作與姿勢,會讓對方感受到認同感,這是人際間最有利的表現。所以說,下次在談案子或是約會時,不妨試試這招,讓對方不知不覺中對你留下好感。

翹腳是「腰椎殺手」?解密下背痛真實主因

若在 GOOGLE 搜尋翹腳,幾乎所有結果都警告翹腳會危害健康,導致下背痛、椎間盤突出、骨盆歪斜、脊椎側彎等等,甚至還出現「腰椎殺手」、「殺手級坐姿」等驚悚關鍵字,內文也不外乎警告大家想要保持脊椎健康,千萬別翹腳,但是真的嗎?

腰痠背痛是不少辦公室族群的共同毛病,主因便是久坐容易導致脊椎向前彎曲。在一般建議的姿勢下,腰椎會有一個向前凹的弧度。但當脊椎向前彎曲,腰椎反而會往後凸,這樣的姿勢會使下背部的肌肉受到拉扯,久而久之肌肉會漸漸疲乏,喪失應有的彈性與張力,就出現腰痠背痛這常見的毛病3

當腰椎並非處於「向前凹」的標準姿勢時,椎間盤受到的壓力便會大幅增加。如果長久下來椎間盤內的膠狀物質有可能無法再承受巨大壓力,像破掉的水球向後溢出,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椎間盤突出(disc protrusion)。臨床上的症狀包含下背疼痛、腳麻等感覺異常,甚至還會有無力感。

那翹腳會造成下背痛、椎間盤突出嗎?

在 2016年有篇系統性研究中5,用最縝密、最高的標準探討了所有下背痛與椎間盤突出的危險因子,裡面卻完全沒提及翹腳。

為什麼?因為下背痛、椎間盤與翹不翹腳無關,最根本原因是來自腰椎長時間處於前彎的姿勢,進而造成肌肉過度緊繃、椎間盤壓力過大。

其實重點在於,腰椎究竟在哪種姿勢下會讓腰椎弧度後凸,導致椎間盤壓力大。若翹腳能保持重心向前,維持好腰椎應有的「向前凹」曲度,反而能讓下背處在最舒服的狀態,不容易引起下背痛、椎間盤突出;反而坐太軟、椅面過深、缺乏適當椅背支撐的椅子,才會使得腰椎弧度越差,造成下背痛、椎間盤突出。

那翹腳到底會怎麼樣?

理論上來說,翹腳是將一腳跨上另一腳,骨盆與脊椎需要配合做出旋轉的動作,且翹腳坐著時,身體重心會偏向下方腳的那一側臀部,兩側邊的受力不平衡。若是長久保持翹著同一腳的姿勢,確實有很大的機率使骨盆位置歪斜、左右兩側的肌肉長短不一致、脊椎與骨盆的關節活動度不對稱,甚至演變功能性長短腳等問題。但請注意,這是以長久保持翹著同一腳的姿勢為前提下的理論

只要提醒自己兩腳輪流翹,並且同一姿勢不要維持超過 20 分鐘,並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骨盆歪斜、功能性長短腳、下背肌肉與腰椎受力不均的問題。至於下背痛、椎間盤突出,若能夠維持腰椎的自然弧度,便能夠降低發生的可能性。

善用適當的用力方式,翹腳並不會真的害了你,可別放棄這個來自我們潛意識的本能反射,畢竟透過翹腳,或許能夠讓對方喜歡上跟你聊天!

Post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Lif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不是南極? 美國新研究:企鵝源自澳洲、紐西蘭

美國最新研究表明,企鵝並非如科學家多年來相信的源自南極洲,最初是在澳洲和紐西蘭進化。圖為國王企鵝。(法新社)美國最新研究表明,企鵝並非如科學家多年來相信的源自南極洲,最初是在澳洲和紐西蘭進化。圖為國王企鵝。(法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264104

一般人想到企鵝,腦中出現的通常是這種鳥類在南極大陸蹣跚行走或在冰冷的南極水域暢游的畫面,但美國最新研究表明,企鵝並非如科學家多年來相信的源自南極洲,最初是在澳洲和紐西蘭進化。

《CNN》 報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的團隊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大學合作進行的這項研究,分析了18種不同企鵝的血液和組織樣本,利用這種基因訊息回溯過去,追溯幾千年來企鵝的遷移和多樣化。

這項週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USA)的研究指出,「我們的結果表明,企鵝冠群起源於中新世(Miocene,地質年代)的紐西蘭和澳洲,而不是南極洲」,「企鵝最初居住在溫帶環境,之後才遷移到冰冷的南極水域」。

研究人員認為,企鵝源起於2200萬年前的澳洲與紐西蘭。之後,國王企鵝和皇帝企鵝的祖先分離並遷至南極水域,可能被當地豐富的糧食供應所吸引。

這些發現還支持國王企鵝和皇帝企鵝是「旁系群」(sister group)的理論。這2種物種在企鵝家譜中的位置長期引發爭論。

在約1200萬年前,南極洲和南美洲南端之間的德累克海峽(Drake Passage)是完全開放的,這使企鵝可遊遍整個南大洋,並更廣泛地擴散到南極洲群島以及南美洲和非洲的溫暖沿海地區。

時至今日,澳洲、紐西蘭以及南極洲、南美洲、南大西洋地區、非洲南部、亞南極地區、印度洋諸島和亞熱帶地區仍可發現這種不會飛的鳥。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尚未被科學記載的企鵝新譜系。

Posted in Nature, news,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美研究:有目的的行走使人走得更快、感到更健康

研究表示,比起隨意散步的人,從家中步行至工作地點、雜貨店等有目的的人通常回報自己更健康。(圖取自Unsplash)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60044

一項新研究發現,比起漫無目標的行走,有目的的行走,尤其是為了上班,將使人走得更快,並認為自己更健康。該研究目前刊登在期刊《Transport and Health》上。

研究指出,為了不同原因的行走會使人們回答不同程度的自覺健康狀況(一個可以普遍使用於民眾的評估方式,通常是藉由一個簡單問題,以「非常好」至「非常差」的分級方式,讓受訪者對自己近來的整體健康做評估)。例如,比起隨意散步的人,從家中步行至工作地點、雜貨店等有目的的人通常回報自己更健康。

《Medical Xpress》報導,研究作者之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城市和區域計劃學系副教授古爾沙·阿卡(Gulsah Akar)表示,「我們發現,有目的的行走可以顯著改善人們的健康,且這十分容易融入至日常生活中。」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10萬名18至64歲左右的民眾的自覺健康狀況,此外,這些民眾還回報了出於不同目的的步行時間,包括從家裡到公司,或是到購物場所等。
結果發現,在任何時間,只要是有目的的行走皆能使人感到更健康。

此外,研究人員也指出,上班的人走的最快,平均秒速為1.2公尺;而為了休閒目的行走的人,如飯後散步,平均秒速則為1.1公尺。

多年來,阿卡一直致力於研究人類行走,他表示,「我不知道出於不同目的的行走對自我健康感覺的差異會那麼大,對我來說,走路就是走路,各種形式的行走都應對健康有益。」他進一步指出,不過在看到研究結果後,他了解了出於某些目的的行走的確會使人感到較為健康。

Post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Life,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防止舊記憶喪失 研究:睡眠可助大腦保存記憶

從降低罹患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到改善專注力和增強日常生活表現,許多研究已證實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一項最新研究更指出,睡眠可透過編碼新記憶、保存舊記憶的方式來助人終身學習。該研究目前刊登於期刊《eLife》上。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52198

《ScienceDaily》報導,來自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透過一個能夠模擬不同大腦狀態(如睡眠或清醒)的模型,以檢視睡眠如何鞏固新編碼的記憶和防止舊記憶毀損。

研究第一作者、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院教授馬克西姆·巴勒諾夫(Maksim Bazhenov)表示,大腦在睡眠時非常忙碌,不斷重複人們在白天時的所學,這可以幫助人們組織記憶,並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現,「我們的研究表明,記憶是動態而非靜態;我們猜測在睡眠週期中,新舊記憶會自動重新播放,以防止遺忘並提高日後回憶的能力。」

巴勒諾夫指出,人類每天都會接收新訊息,這些新訊息會與舊記憶競爭,「為了容納所有回憶,我們需要睡眠。」舉例來說,當人在打網球時,肌肉便記憶了網球拍應該怎麼揮;但當打高爾夫時,相同的肌肉又要重新記憶不同的動作,「睡眠便可確保打高爾夫不會讓腦中網球技巧的記憶消失,使不同記憶可共存於大腦中。」

巴勒諾夫認為,研究結果可能導致未來開發許多針對睡眠期間的刺激技術,以改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這對年長者或有學習障礙的人尤其重要。」

Posted in Lif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從8個心理學新知探索,原來這才是愛情!

想像中的愛情總是最美好,看多了電影的我們,常常誤會了什麼是愛情的「正解」、什麼是長遠的「愛的生存之道」。來看看以下8個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也許會讓人再重新認識愛情。

https://www.vogue.com.tw/feature/content-25789?utm_medium=40digest.intl.home&utm_source=email&utm_content=&utm_campaign=campaign

想像中的愛情總是最美好,看多了電影的我們,常常誤會了什麼是愛情的「正解」、什麼是長遠的「愛的生存之道」。來看看以下8個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也許會讓人再重新認識愛情。

 💡1. 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懂浪漫」,這也是為什麼情侶分手時,可能會聽到男生說出各種不可理喻的原因,「感覺變了」、「我們之間沒有愛情了」…,對男生來說,在一段感情裡,他們對「愛」的需求更勝於女性。

💡2. 根據心理學研究:送花是浪漫的表現,也是讓愛情增溫最直接的方法,卻容易讓對方感到「太浪漫」、「不可靠」,因此耍浪漫之餘,別忘了要拿出你的真心真意。

💡4. 演藝圈的男星在成為爸爸以後,常常人氣不減反增,在孩子面前的溫柔形象更是迷倒一票粉絲。然而對廣泛的男生來說,不需要當到爸爸,光是閒聊一些關於孩子的話題,就能無意間增添女生難以抵擋的魅力,進而為戀情加溫。

💡5. 你相信嗎?跟不太浪漫的人談戀愛,反而更有可能建立起長久而穩固的戀情。過去的感情經驗、父母的相處模式,都會在無形之中,影響自己未來在愛情或婚姻中的選擇。

💡6. 愛情裡的「無縫接軌」看似是自私而傷人的行為,但研究結果驚人地顯示,有98%的人都是在現任伴侶出現之後,才主動結束前一段感情;沒有第三者介入而單純提出分手的人,僅有稀少的2%。

💡7. 童話故事裡的「true love kiss」可以治百病,在科學研究上,看著心愛的人或其照片,對於病人真的具有減輕疼痛的效果。除了止痛以外,愛情也被證實能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

💡8. 一見鍾情和長跑多年的感情可能享有同等程度的幸福感,相戀時間的長短和幸福的程度沒有絕對,但研究指出:「性福」的情侶往往走得較長久。

Posted in Love,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驚!新研究:高個子更易感染武漢肺炎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家,對英、美兩國約2000人進行調查,發現身高超過182公分的人感染武漢肺炎的機率會加倍,除了印證病毒會透過氣溶膠進行傳播,也顯示戴口罩能有效預防染疫。(示意圖,美聯社)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家,對英、美兩國約2000人進行調查,發現身高超過182公分的人感染武漢肺炎的機率會加倍,除了印證病毒會透過氣溶膠進行傳播,也顯示戴口罩能有效預防染疫。(示意圖,美聯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49985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身高高於6呎(182公分)的人,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機率會加倍。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飛沫並不是病毒傳播的唯一途徑,或與氣溶膠傳播有關。

氣溶膠(aerosol),是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通俗簡單來說,氣溶膠就是空氣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肉眼看不見。 世界衛生組織7月初表態,指出在封閉環境下不排除武肺病毒氣溶膠傳播途徑,也就是空氣傳播。

《紐約郵報》報導,前述研究是由一個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團隊負責,包括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家,對英、美兩國約2000人進行調查,來研究一個人的特質、工作和生活習慣是否可能對武肺病毒的傳播具有一定的影響,而最終結果顯示,身高越高的人患病的風險越大。

武肺病毒可能透過氣溶膠傳播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結果或許說明了武肺病毒不僅僅靠飛沫傳播,因為根據報告,如果病毒只能透過飛沫傳播,那麼身高就不會成為一個因素。至於為何高的人染疫機率更高,該研究並未給出原因,但表示這一結果印證了病毒可能是透過氣溶膠進行傳播。

研究人員之一的曼徹斯特大學數據科學及健康服務教授托潘蒂利斯(Evan Kontopantelis)說:「調查結果顯示身高與確診有關,反映向下降落的飛沫並非唯一傳播機制,而氣溶膠也是可能的其中一個傳播途徑。」

社交距離很重要 戴口罩更有效

他又說:「儘管保持社交距離仍然很重要,因為飛沫傳播仍然可能會發生,但這也確實顯示戴口罩在預防方面可能同樣有效,甚至可能更有效。同時,當局也應該進一步探討將室內空間的空氣淨化。」

Post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Research | Leave a comment

電影冷知識,你知道「貝克德爾測驗」是什麼,為何有些電影依舊不及格?

1985 年,漫畫家艾莉森貝克德爾 Alison Bechdel 提出了這個簡單又具嘲諷意味的測試詞彙,用來評斷銀幕上所缺乏的女性代表性。35 年過後,為何新片依舊無法達到這項最低標準,而我們又該如何做出改變?

「女性比男性還要多話」這個行之有年的假設已被多項研究反駁,現在普遍共識為,不分性別所說的話都一樣多。那為何女性在螢幕上的發言依舊大幅少於男性呢?近期一項南加大 Annenberg Inclusion Initiative(一個研究藝術作品多元性的智庫)的報告指出,在 2018 年百大收益最高的影片中,僅有 33.1% 的有台詞角色為女性。在 2007 年,此數據為 29.9%。這證實了我們一直以來都知道的事實:許多銀幕上的女性被噤聲、物化、或僅是為了推展男性角色的故事線而存在。就算女性角色有台詞,她們也不一定能和其他女性對話,或討論非關男性的任何事物。

多年前就有人指出此問題(但可能還是晚了好幾十年)。1985 年時,漫畫家與圖像小說家艾莉森貝克德爾 Alison Bechdel 為她備受愛戴的《Dykes to Watch Out For》系列創作了一篇漫畫《 The Rule 》。其中兩位女性討論是否要去看電影,其中一人表示她只會看有至少兩個女性角色、她們會和彼此對話,且話題和男人無關的作品。這篇嘲諷虛擬故事中缺乏女性代表性的作品最初為玩笑性質,但終究喚起了大眾的想像力。

《瘋狂麥斯:憤怒道》莎莉賽隆主演的角色,變成測試電影是否有女性代表的詞彙

© Moviestore/Shutterstock

為何被名稱為貝克德爾測驗?或貝克德爾—華萊士測驗 Bechdel-Wallace Test,因為作者把這個想法歸功於她的朋友莉茲華萊士 Liz Wallace的三點原則,進而演變成性別平權的衡量標準。簡單地令人無法抗拒,標準又低,可惜的是,很多電影依舊不及格。

雖然通過貝克德爾測驗並不足以評斷該電影的女性主義傾向,但未達到此基本要求的電影數量多得驚人。一項 2018 年的 BBC 研究 發現所有奧斯卡最佳影片中僅有不到一半過關。再加上《 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 》、《 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 》、《 寄生上流 Parasite 》等3 部最近贏家,達標的數量才剛好一半。進步從來就不是線性的:在 2020 年,3 部最佳電影提名(《 愛爾蘭人 The Irishman 》、《 1917 》、《 賽道狂人 Ford v Ferrari 》)未通過測驗,3部有爭議(《 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 小丑 Joker 》、《 從前,有個好萊塢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僅有 3 部(《 她們 Little Women 》、《 吐嘲男孩 Jojo Rabbit 》、《寄生上流 Parasite》)確實通過測驗。

「我們已習慣欣然接受零散的麵包屑,並假裝這樣就能吃飽了,」Bechdel Test Fest、這個宣揚銀幕中女性進步的影展,其創辦人 Corrina Antrobus 說。她也解釋了現狀更加嚴重的一連串因素,從女性導演的短缺,到男性主宰的片場與電影公司常態。雖然測量這些變因也能協助判別一部作品是否有代表性,但她相信貝克德爾測驗提供了一個最簡單、最方便的起點,這也是其歷久不衰的原因。「它的啟示很重要,」她補充,「藉著遵守此原則,也讓我們循序探討更深遠、更重要的問題,找出作品中可能被遺漏的其他角色及事物。」

新的成功指標

這些問題也在近期獲得重視。2017 年時,數據驅動網站 FiveThirtyEight 推出創造新一代貝克德爾測驗的活動,詢問了十幾位女性來找出測量性別與種族失衡的新方式。得過艾美獎的編劇莉娜韋斯 Lena Waithe 要求電影中出現握有權力的黑人女性角色,且需處於健康的關係中;演員羅瑞厄普霍德 Rory Uphold 要求現場工作人員須有 50% 為女性;而編劇 Noga Landau則要求電影女主角的下場不能為死亡、懷孕、或對男主角造成問題。這些新測驗被用來檢視2016 年獲利前 50 名的電影,而結果令人悲觀。

替代貝克德爾測驗的其他選項則是更自然地出現。如源自 Tumblr,受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環太平洋 Pacific Rim》中同名角色啟發的森真子測驗 (Mako Mori Test),要求電影中至少有一位擁有自身故事線的女性角色,且不僅是為了支持男性故事線而存在。另外也有較不嚴肅的建議: 芙莉歐莎測驗 Furiosa Test 以莎莉賽隆 Charlize Theron 在《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中的角色為名,只要一部電影引起男權運動份子的憤怒就過關了;還有編劇 Kelly Sue DeConnick 發明的性感檯燈測驗 (Sexy Lamp Test) ,她表示:「如果把劇情中的女性角色換成一盞性感檯燈,而故事依舊不受影響,那就真的是平庸之作。」

Netflix 新迷你影集《出走布魯克林 Unorthodox》述說了一位年輕女性逃離紐約布魯克林正統派猶太教社群,在柏林展開新生活的故事。

© Netflix

展開行動

雖然這些都是有力的論點,但沒有一項測驗能達到貝克德爾的地位。部分是因為沒有其他性別平權測驗能像後者一樣,讓多數電影達到標準,也因其提出的要求是最不主觀的。事實是,在幾乎全數新電影通過這個最低門檻前,很難想像業界會要求鏡頭後有更高的共識,或者有更多女性主導的工作團隊。讓兩個女性角色來場有意義的對話,必定是踏上進步路線的第一步。

那我們該如何鼓勵電影公司放行通過測試的計畫,並給女性角色更多發聲機會呢?方案之一為跟隨某些瑞典電影院 的示範,他們在 2013 年開始為存在(或沒有)性別偏見的電影加上評分。通過貝克德爾測驗的作品會被評為「A」級,鼓勵更多人進場支持。

如果說服當地電影院成效不彰,你就只能在世界各地的電影院重新開幕後用行動表態了。有鑒於許多國家(包含歐洲各處)中,進電影院的觀眾有超過一半為女性,如果我們做出行動並支持由女性編導的電影,將會迅速造就改變( 根據Annenberg 的報告發現,在女性執導的電影裡,有台詞的女性角色比例躍升至 47.6%)。

業界停擺的同時也有進步跡象

但話說回來,2020 已經是貝克德爾測驗收穫豐碩的一年。觀眾在隔離期間狂追的《出走布魯克林 Unorthodox》、《正常人 Normal People》、《追殺夏娃 Killing Eve》與《生命轉彎那一天 I May Destroy You》等影集,加上奧特姆德魏爾德 Autumn de Wilde 改編自簡奧斯丁 Jane Austen 的《艾瑪. Emma》、菲莉帕洛索普 Philippa Lowthorpe 世界小姐主題的喜劇《愛美獎行動 Misbehaviour》、伊萊莎希特曼 Eliza Hittman 的墮胎劇情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以及柯蒂格林 Kitty Green 的辦公室驚悚片《助理 The Assistant》等可於家中觀看的電影,都有著複雜細膩的女性主角。

雖然這一連串作品成績斐然,但值得考量的一點為:與電影相比,被認為有著較低風險之電視作品一直以來都給了女性較好的角色。同等道理,很多選擇線上發行,而不是秋天上院線的電影都是小型獨立製作,本來就不期待龐大票房收益。等到《007:生死交戰 No Time to Die》、《沙丘 Dune》與《捍衛戰士:獨行俠 Top Gun: Maverick》等大成本爽片回歸後,又有著還原現狀的危機。而我們不能再走回頭路。

「在理想世界中,我們不需要這些測驗,」Antrobus 說。「我們會相信電影產業是在平等的基礎上運作,但現在有著嚴重的不平衡。」她表示這正是我們為何需要指標,關注這些不公的原因。貝克德爾測驗 35 年來都在做這件事。它也許尚未達成所有目標,但如果我們能更留意自己消費的內容,就可確保未來大多數新片都通過此測驗。讓大型電影公司暸解公眾對代表性的需求,是唯一能讓女性在銀幕上發聲的方式,由此,也能協助鋪下拍攝現場與鏡頭後平權的基石。

Posted in Entertainment, Life | Leave a comment